首页 |  
   
动作片 | 喜剧片 | 恐怖片| 科幻片| 爱情片| 战争片 | 故事片 | 动画片| 连续剧|

《相聚一刻》Maison Ikkoku电影介绍

《相聚一刻》在高橋留美子眾多中長篇連載作品中,算是比較特殊的一部。《福星小子》、《亂馬1/2》都是以童話幻想式的設定、奇想天外的無厘頭笑料取勝;《人魚之森》與《犬夜叉》則不折不扣算是神怪之類;《相聚一刻》雖然也算是搞笑喜劇,卻是以生活化的現實環境為背景,在一群人們之間架構起整個故事。

  或許很多稍通日文的的人曾對這部漫畫的原名的『』感到不解,字典裡也翻不到這個字。其實『』是法文『MAISON』的音譯,也就是『房子』的意思。這麼說來即是「一刻館」,而這部作品也正是由描寫一刻館中人們的日常生活,輕巧而幽默的慢慢展開……。

  《相聚一刻》之中最精彩的莫過於書中出現的各色人物。雖然在高橋留美子的筆下稍嫌誇張,但他們全部都是真實地生活在社會上的人物,而高橋抓住了他們的性格中的精要並加以發揮。《相聚一刻》能得到讀者們如廣泛而深刻的認同與喜愛,與其容易『代入』生活化角色有著密切的關係。而每個角色的單純、善良與沒有心機,更是讓讀者輕鬆、愉快地『吸收』整部作品的關鍵。

  依照慣例,高橋留美子在書中的名字上做了許多『手腳』。先是數字遊戲:從響子夫家的姓『音無』開始,一瀨、二階堂、三鷹、四谷、五代、六本木、七尾、八神、九條,到響子娘家的姓『千草』,可以說書中主要人物的姓氏都和數字有關。

  這些數字象徵的是時間,一刻館蓋在時計阪(也就是時鐘坡)上,更點明了此一涵義。因此一刻館的人們不像《福星小子》的主角們永遠是高中二年級,《相聚一刻》的故事隨著時間推移,紀錄著歲月中的起落悲歡。從大學入學考落榜的五代開始,到考上保父資格,找到工作而結婚為止,讀者們在一次次的季節更替中,分享了這段成長故事。

  另外,角色的姓名也有著高橋式的幽默。『音無響子』將響子外柔內剛的性格做了恰到好處的描寫;『五代裕作』本義是連續發財發五代卻用來諷刺五代這個超級窮光蛋;酒家女朱美用東京都內PUB、酒吧滿街的六本木為姓;保守內向的富家女明日菜則以富含京都風味的九條為姓,一方面可以看出高橋留美子獨具巧思,一方面也為整個故事增添了不少笑果。

  《相聚一刻》的原著漫畫,是在小學館的青年雜誌《Big Comics Spirits》上連載,從八0年開始,八七年方使結束,也就是從高橋留美子的出道期,一直到她的全盛期。在七年的時間裡,我們可以在這部作品裡,清楚地看見她從早期生澀哽滯轉向成熟圓潤的過程。而除了線條筆觸,高橋留美子在《相聚一刻》的後面幾集,更展現了在她其餘作品中前所未有的風格。

  在TV版《相聚一刻》動畫影集中,最令人矚目的是『空鏡頭』的運用,讓畫面靜止於一個表情、一個動作或一個風景,製造出絕佳的氣氛,以及一個自由深入的意鏡。另外也常常利用一些橋段,如:火車經過、櫻花飄落,或者是驟降的雨聲,來反應人物心情的變化或感受。

  推根究底,這些TV版效果的原始構想應該還是來自原著漫畫。高橋留美子在其中使用如插畫的分鏡取景,仔細安排的分格角度;不但深得漫畫藝術的箇中三味,更有電影般意念效果。高橋留美子對於流暢動作的交待已是日本漫壇的一流好手,難得的是在《相聚一刻》裡,她更展現了可快可慢的分境功力,把平面漫畫處理得有如流動的影像,一悲一歡之間拿捏得從容自然。而使用特殊網點及交叉線條畫頭髮和衣服所造成的文藝氣習,更是高橋作品中僅見。

  原著單行本共出了十五本,每本一年平均要A版近十次。去年(1992)日本的原出版社小學館繼《福星小子》、《TOUCH》出版『Wide版』厚本新版之後,也為《相聚一刻》改裝新版,以厚本重新發行。以厚本重新發行是極暢銷的作品才能享有的『殊榮』。而以一部青年漫畫得到這種『禮遇』,除了顯示其擁有遍及各年齡層的廣大死忠愛好者,更可看出小學館對其的重視。事實上,小學館的編輯曾私下宣稱《相聚一刻》為其『鎮社之寶』,而今終於首肯授權發行中文版,也是臺灣讀者之福吧。
本片已完结(编辑:超


未知


版权所有:QQ电影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