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这部捷克动画片吗?
鼹鼠的故事是捷克非常著名的动画片,当时捷克还未独立和斯洛伐克并称为“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”,这么吭长的名字,对当时还尚年幼的我来说记忆起来实在是比较费力。“鼹鼠”一词在捷克文里拼作“krtek”,在英文中是“mole”。由于鼹鼠善于打洞,现在这个词在媒体报道中已经成了“间谍”的代名词,所以如果你听到说某某国家情报局安全部抓到一只“鼹鼠”,可不要真以为他们是抓到了一只打洞的小老鼠哟。
《鼹鼠的故事》的出品公司是“StudioBratrivtriku”,小时候电视台播放的《鼹鼠》系列大都是70年代的作品,有两部90年代出品的短片我是在看VCD时头一见看到。相比之下,我还是喜欢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那些作品,没有太沉重的思想内容,只有轻松可爱就好了。
《鼹鼠》系列动画片曾在国际动画节上拿过不少奖项,这是我看到的DVD版的,就买来RIP了,希望能让大伙勾起点童年的回忆了。
最早的一部《鼹鼠》动画制作于1957年,当时的鼹鼠形象还比较拟人化,没有我们后来熟知的那么憨态可据,而且片中是有对白的,不过当然也听不懂。
从60年代中期开始,鼹鼠的形象才固定下来,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样子。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"鼹鼠"系列的创作巅峰时期,74年和75年则可谓是巅峰的巅峰,总共出品了12部短片,而且部部精彩。要知道,在70年代中期,动画片全部都是手工制作完成的,其中工序之繁杂繁琐和今天是不能同日而语的。进入80年代后,也许是因为受到政局的影响,进程明显放慢下来,整个80年代也不过出品了四部而已,而且其中大多反应了人们对于现代社会资源及环境的忧虑,远不如70年代的轻松悦人。其中1984年出品的《鼹鼠与伙伴》是一个长片。制作时间距今最近的一部片子是《鼹鼠和闹钟》,制作于1994年。
我真希望《鼹鼠》不会至此停留,不要永远都存在于我们年少的记忆之中。
在新世纪我祝愿被全世界喜爱着的“鼹鼠”也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让我们重新听到它那独有的“Hello……”
小时侯,每当电视里那熟悉的音乐响起时,总要拿个小板凳坐在黑白电视前,津津有味地看着活泼可爱的小鼹鼠在你面前蹦来蹦去……如今,已经有了更多更好看的动画片,况且,也过了看动画片的年纪,可儿时那些动画片所带来的欢乐和淘气的小鼹鼠却记忆犹新……
上世纪80年代,中国的多家电视台就开始播放捷克的著名动画片“鼹鼠的故事”系列。大人孩子都围坐在电视机前,不时被这个可爱的小鼹鼠逗得前仰后合。
“鼹鼠的故事”里几乎没有对白,背景音乐是轻巧柔和的,画面是宁静葱茏、水墨丹青般的。主人公是敦厚、善良、天真的小鼹鼠,他常说“HELLO,HELLO!”那声音很美妙,有时唧唧咕咕的笑,有时轻声叹气。小鼹鼠好奇,喜欢玩耍,喜欢帮助别人。《鼹鼠的故事》是以情节内涵取胜的动画片,每一小段内都讲述一个小小的故事,耐人寻味,让人琢磨,愉悦视听,跟我们中国早期的一些优秀动画片十分相似:不事张扬,宁静致远,余音袅袅,富有节制。
作者兹德内克·米莱尔(Zdenek Miler),1921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,毕业于布拉格工艺大学。多才多艺的他是画家、平面艺术家,也是动画片制作家。他制作的影片在世界各地广受好评,并获得多项大奖。
他的第一部影片《鼹鼠做裤子》﹙How the Mole Got His Trousers)1957年首度在意大利威尼斯影展中获得最高奖,并陆续在世界各地十多个国家获奖。
多年来,小鼹鼠的冒险故事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,以小鼹鼠为主角的系列图画书在世界各地获得了极高的评价。
米莱尔所有的艺术活动中,最主要的是参与动画片的制作,这也影响到他的插图手法和风格。他运用敏锐的笔触与柔和、充满诗意的色彩,巧妙地展现出图画书的另一种独特风貌,具有卡通连续动作的视觉效果。
“鼹鼠的故事”承袭了捷克经典儿童文学的写实传统,同时又兼具幽默、夸张和抒情的风格,洋溢着快乐的生命意趣,是世界图书圣殿中的瑰宝,也是影响了几代读者的传世经典。
“鼹鼠的故事”在人口只有一千万的捷克销量达五百五十万册,为捷克最畅销的图画书,目前已在全球十五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出版,其中包括芬兰、丹麦、挪威、德国、匈牙利、波兰、美国、俄罗斯、拉脱维亚、立陶宛、韩国、日本等,有四十余种语言版本,是畅销全球脍炙人口的传世经典。真是鼹鼠虽小名气好大,世界各地的“鼹鼠迷”不计其数。直到今天,中国的年轻父母和孩子们没有不知道“鼹鼠的故事”的,它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。
(编辑:鸣人